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一切为了残疾人朋友更好就业


——西安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综述

 

2022年以来,西安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在中国残联、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政策,“三个年”活动为载体,“深化六个改革”工作部署坚持以保残疾人基本民生为主线,以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援助项目为抓手,以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主渠道,以开展社会爱心单位参与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为有益补充,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持续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多层次多渠道促进残疾人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累计实现新增残疾人就业6216人(次),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7142,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14846人(次)我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先后受到国务委员、中国残联、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高度肯定,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称之为“西安经验”。


凝心聚力  铺筑就业路  

当好残疾人朋友的“娘家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实现就业梦想,我们对内强基固本,将西安市残疾人就业援助项目进行提标扩面的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规范盲人按摩行业管理,对外积极着力办好残疾人就业的民生实事,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就业,当好残疾人朋友的“娘家人”。

为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联合财政部门出台新的《西安市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实施方案》,提高扶持项目精准度实施了12个残疾人就业扶持特色项目2022年以来,西安市投入残疾人就业创业各级财政扶持资金3774.55万元,扶持残疾人个人创业就业7142,扶持残疾人就业单位411);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比就业政策,每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2万人。

为帮助西安市生源残疾大学生就业,2022-2025年为全市657名应届毕业生建立“一生一策”就业档案,服务率为100%;评估认定4家西安市残疾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中国残联将西安市莲湖区残疾人创业孵化中心、西安闪亮星直播产业基地命名为“全国残疾人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

为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西安市始终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残疾人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残疾人就业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以来全市投入残疾人技能培训财政资金2967.5万元,开展小儿推拿、电商营销、茶道、烘焙、手工编织、咖啡师、种养殖、家政服务、书法及素描、直播带货、保健按摩、三维动画制作与设计、AI人工智能、插花等多样化项目,开设班次300余个,累计培训残疾人14846人(次)。

为扶持视力残疾人就业,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盲人按摩扶持项目资金117万元,扶持61家(次)盲人按摩机构。为27名取得“盲人医疗按摩合格证书”人员申领并发放资格证书;202名盲人通过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证书年审;37人报名参加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考试;6人申请“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258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线上培训学习;169名学员获得《中医药继续教育合格证》。

 

勇于创新  开启就业窗  

多方合力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西安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始终锚定“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重大改革任务,积极落实《陕西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多方联动,提升服务以社会化、市场化工作模式探索残疾人就业新路径,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

多方通力协作,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市残联连续多年联合市人社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帮助困难残疾人就业;与市税务局成立“红石榴·西税助残工作室”,联合开展“西税助残 同心筑梦”党建品牌系列活动,点对点进企业、走访宣传税费优惠政策征集残疾人就业岗位等目前全市已走访企业158家,开拓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205个,招聘残疾人数2177人(次)。

市残联不断整合社会多方资源优势,残疾人就业工作社会化、市场化探索多点开花:联合社会单位实施西安市助爱小餐社区残疾人就业项目、喜憨儿洗车助残就业项目等一系列残疾人就业项目,拓展残疾人就业新领域,带动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数据多跑路,就业服务再提升。市残联就业中心的积极推动下,西安市目前已经形成“一端两微三张网”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的信息化格局,即:残疾人就业信息一个终端;微信、微博两个新媒体平台;西安市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系统、西安市残疾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三张网。残疾人就业政策宣传、网上职介、培训需求等就业服务已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工作更是实现“全程网办”“跨省通办”“足不出户一次办”……

 

创业孵化 亮点纷呈

“西安经验”造福残疾人朋友




我市通过政府投建、社会共建和残疾人企业自建三种模式,投入各级资金120万元,推动建成5个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为56个残疾人创业团队提供孵化服务,带动932名残疾人自主创业。

西安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暨莲湖区残疾人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已成为我市残疾人创业工作一张靓丽名片,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以提供多障别创就业培训机会和提升残障人士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就业辅导支持,切实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2022年以来,累计成功孵化创业项目68个,赋能残疾人创客82位覆盖餐饮服务、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30%的创客已实现年营业收入超过10万元累计为残疾人推荐就业537人次,提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785人次,并有效带动了超过900名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以其前瞻性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和扎实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残疾人创业赋能新路径,先后受到国务委员、中国残联、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高度肯定,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称之为“西安经验”。南昌、苏州、南京等兄弟城市先后考察学习


量身定制 增强就业力

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




西安市残疾人培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三年行动方案及《陕西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始终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残疾人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残疾人就业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不断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依托各级培训基地、孵化基地、非遗基地、就业基地平台资源,以传统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及新兴行业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发掘残疾人发展潜能,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

开展专享化培训服务,帮助困难残疾人就业。利用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直播基地、就业基地等对听力言语残疾人开展咖啡师培训、对肢残人便民餐车定岗培训、对心智障碍者进行的便利店运营与社区营销培训和物业服务以及多种直播带货培训等,贴合市场且适应残疾人自身特点,为就业困难残疾人开拓新的就业渠道。目前听力残疾人咖啡培训项目的主导品牌无声咖啡西安首店运营模式成熟后,已成功复制至多个区县,为更多残疾人提供了创业平台和就业机会。

聚焦互联网新业态,助力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随着科技助残网络营销师等互联网新业态的迅速发展趋势,提升残疾人新业态就业竞争力成为培训工作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市残联开展动漫制作、直播销售、互联网营销、计算机操作、短视频直播运营、AI智能培训等一系列“互联网+”新业态的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提升职业能力,将互联网和AI工具或技术融入日常工作中,拥有更多高科技领域就业机会。

展现我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成效和残疾人职业技能风采精神风貌,选拔和培养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市残联在9月4日—6日举办2025年西安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推进残疾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是一项关乎千万残疾人家庭民生福祉与共同富裕的战略性工程。西安市将继续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力度,持续强化政策精准供给与落地见效,持续加强部门联动,持续深化科技助残就业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让科技赋能残疾人事业高速发展。我们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扎实的工作,共同开创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新局面。